提示:点上方
在写此文之前,先讲个故事,向我的大学分析化学老师致敬!
多年前,我在人人网传了一张相片,
本人非佛教徒,是绝对的科学主义信仰者,此相片纯属只是为了“搞怪”。
在此,先提问大家一下:仅仅根据此图,你知道这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吗?你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?
然后,我们再往下看。
结果,我们分析化学老师在下方做了如下留言(如图)
看到了吗?
反正,我看了,真的就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了!
她可是根据“青砖”判断出相片拍摄地是少林寺!
(下面是正文 )
今天,在故宫,脚底踩着青砖,再次想到了此事,再次对我的老师表示致敬!
那,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,青砖是什么?
青砖是粘土烧制的,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,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。
(红色颜料里面,也一般含有氧化铁)
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,放在砖窑中煅烧,温度加热达到900℃-1100℃,发生化学反应,持续经过8-15小时,便制成砖。
通常,如果是含有“铁元素”的粘土,烧制过程中,不加水,自然冷却,那么烧制出来的砖是“红砖”。
化学原理是:
由于粘土中含有“铁元素”,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铁(也称:氧化铁,化学式:Fe2O3),呈红色,即最常用的红砖;
三氧化二铁(也称:氧化铁,化学式:Fe2O3),基本的物理性质是:红色固体。准确一点表述为:铁锈红。
氧化铁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。
又因为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,所以它又是化合物中的“氧化物”。
每个三氧化二铁分子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。所以,根据化学名称的一般命名,可以读成“三氧化二铁”。
为什么还可以直接读作:氧化铁 呢?
因为,铁元素呈现的化合价有 2价和 3价,根据化学的名称的命名规则, 2价的铁被称为“亚铁”, 3价的被称为“铁”,所以,如果名称是“氧化铁”,那么此时铁的化合价就是 3价,再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,那么就应该写为“Fe2O3“,这个化学式也就直接读为氧化铁。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有两种名称的原因。
如果是氧化亚铁,那么就应该写为FeO。
三氧化二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(铁锈的主要成因是铁金属在杂质碳的存在下,与环境中的水分和氧气同时发生化学反应,铁金属便会生锈)。也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,所以也可以用于炼铁。
以上是红砖的原理。
那么,为什么又有青砖呢?
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,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,生成四氧化三铁(Fe3O4),则此时烧制成的砖就呈青色,即青砖。
四氧化三铁,化学式Fe3O4。
四氧化三铁,在中学课本中可也是一个常见物质,在铁丝和氧气燃烧时,产物就是“黑色固体“四氧化三铁。
四氧化三铁也是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,又因为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,所以它又是化合物中的“氧化物”。
四氧化三铁,还别称为 氧化铁黑、磁铁、吸铁石、黑铁,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,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。不可以读作”偏铁酸亚铁”或”偏铁酸铁”Fe(FeO2)2,不是氧化铁与氧化亚铁的混合物,但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化合物。
青砖的颜色是“青黑色“,是因为在青砖中,除了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还有其他硅酸盐,综合起来就是青黑色,故称:青砖。
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,但青砖在抗氧化,水化,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。 但因为青砖烧制过程中,需要用水,成本要高于红砖,所以,一般见到的红砖更多。
青砖选用天然的粘土精制而成,烧制后的产品呈青黑色,具有密度高,抗冻性好,不变形,不变色的特点。
下次要是再去故宫,或其他地方,看到青砖,你会啥感觉?
原创,使用请联系授权!
非会员每天看本号内容,能让您补充课堂少记漏记知识点。每天进步一点。
会员版,每天老师多叮嘱一些,让您每天更进步一些!
会员有更多的资料和课程哦
1、《2017中考押题分析》
2、《2016中考押题分析》
3、《学校在职老师有什么优势?》
4、《2018中考化学会员前两周总结》
5、《高一语文会员资料样本》
7、《人教版·初三化学下册,全程带学》
8、《人教版·初三化学上册,全程带学》
9、《初三化学,各单元复习》
10、《满分??学员怎么说?》
11、《想听直播点这里》